星期五下午有個空檔,去看了海角七號!
下午3點15的片子,我們三點買到票時~只有第三排旁邊向前數的座位
考慮了一下,還是決定看了!
海角七號,是近年來少有的大製作~除了有國片輔導金的挹注外
在導演魏德勝龜毛的高要求下~所有的預算都超支甚多
甚至還花了500萬做了大船特效~載著負心的日本教師離開台灣
讓這位日本懦弱的男人在甲板上寫出一封又一封寄不出去的情書!
雖然不是5000萬一定拍得出好片
但是,這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片子。
這可說是一部音樂片~而且每段音樂都很有感染力,也都很有敘事能力
尤其是底下的茂伯在演唱會安可曲拿起月琴彈起舒伯特的『野玫瑰』
團員們一個個拿起自己最熟悉的樂器,連中孝介也加入
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唱起來
整個就是感動到不行!
整部片的實景部分在恆春鎮各地拍攝,
包括了車埕、保力、紅柴坑、後壁湖、萬里桐、風吹砂...都有場景
動員了許多當地居民當臨時演員,不論老少~都叫人感到很親切
尤其如果看過官網幕後花絮後,就知道恆春的老人們對這部片的貢獻
也看得出來劇組人員的用心。
只是,飾演年輕歌迷或學生的臨演~是來自高雄和台南
反映台灣小鎮人口老化,或人口外流的嚴重性。
這事實上也是這部片的主軸之ㄧ~恆春沒有人才嗎?
鎮民代表堅持要由恆春當地人組成的樂團
在渡假村請來的日籍歌手音樂會擔任暖場
在經過在活動中心熱鬧失序的甄選後
最後的樂團成員有當地交通警察、修車黑手、
在教會裡司琴因為太陶醉自己的琴藝,
讓眾兄弟姐妹們唱到快斷氣而被逐出教會的10歲小樂手,
外地來的客家推銷小米酒業務員
當然還有在大都市失意充滿憤怒的樂團主唱~回鄉只能代替斷腿老郵差送信
卻一點也不敬業的年輕人
還有口聲聲說自己是國寶,但內心希望上台得要死的老郵差
這些人組成的破銅爛鐵雜牌軍樂團
卻是充滿生命力
整部片沒有冷場,有些場景是讓我笑到噴淚
其實,60年前和現在的愛情故事是這部片的主軸,
60年前遣返日橋的大船上~一位充滿懊悔的年輕教師ㄧ封封的情書
已是十分動人
60年後,讓陰錯陽差成為郵差的年輕人和日文公關翻譯,因為這些無法投遞的郵件
進入另一個世界
但在我看來這些愛情故事卻是這部片吸引人排序最後的部分。
生動刻畫了南國的眾生以及風景,
對閩/客/原民,及台灣/日本人關係的包容和期待
以及音樂人和音樂間的巧妙連結
~才是這部片最吸引我的地方
喔~還有,也是片中重要場景的夏都
也是我最喜歡的墾丁旅店
會想再進戲院一次
盡情的釋放自己的情緒,痛快的哭,痛快的笑
當然,最想的是能在恆春城門口,或夏都沙灘上看這部片啦!
到海角七號官網有很多拍攝的過程和電影資訊
但是,推薦看完電影再去回味...
(照片來源:果子電影)
ps:9/7 最新消息 國片海角七號 勇獲東京海洋影展首獎
恭喜~~~
我想只要看過這部片的人,都會向朋友推薦。
對我來說,向週遭朋友學生推薦,並這不是因為『支持國片』,
而是因為這是一部『好看的電影』
我和看過和沒看過海角七號的朋友,任意排列組合
所以去看了第二遍,即將看第三遍
曾向週遭的朋友和學生報好康~音樂套票
還自告奮勇努力的在秒殺的狀況下幫大家搶票
結果前前後後幫朋友和學生買了20多張票,還有每個人都愛不釋手的音樂cd
大概太久沒看廣受大眾歡迎的片子,第二次到電影院去看海角時
發現電影院已經幫海角的觀眾們規劃特定的動線
我真的被這多人嚇了一大跳
其實在過去,我對魏導演的作品印象就很深刻
那是250萬拍的一支5分鐘短片~描述霧社事件的賽德克巴萊
這部短片他要拍正式長片的試金石~希望能募集到足夠的投資款項
有了海角七號的表現,有能力投資的大老闆們
可以慎重考慮了吧!
推薦閱讀:我非常喜歡的影評人藍祖蔚的系列文章
海角七號:咆嘯野玫瑰 海角七號:行船築夢記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