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米社區,是921地震之後,我才聽說過的地方。
大概是八九年前,桃米的居民開始以生態為主軸做社區營造時
和同學一起來拜訪過
當時最大的印象就是~因為植被茂盛的關係,蚊子很多
另外就是在21省道路口,有一家很漂亮的拉麵店
老闆是開著BMW來煮麵給我們吃的…
在規劃這次暑假的旅行時
因為要上合歡山
所以打算先在埔里地區住一晚
在朋友的推薦下,我們到了桃米社區的綠屋民宿
在打電話訂房時,民宿主人就很阿莎力
也不用付訂金,記得人要出現就好了
這天我們到桃米之前,
已經參觀了美麗三育基督學院
還從三育基督學院頂著大太陽沿台21線走到大雁澀水社區
小朋友在澀水窯參觀了陶器的製作和動手做了自己的花器
結束了澀水的行程後,再搭客運到桃米坑
綠屋民宿主人一聽我們已經走了那麼一大段路,
立刻說要到站牌接我們
連我們晚點要去村裡吃晚飯,或餐後返回民宿,
都找了社區媽媽來接送我們。
實在太感心了!
到了民宿房間,小朋友都樂歪了
一方面是終於可以休息了
另一方面我們三人入住豎琴(青蛙品種)四人房很寬敞,
有兩張大床,但小朋友卻都在搶著要睡大沙發…
稍事休息後,民宿主人安排了社區媽媽來教大家做青蛙粿
用的是這裡的食材~南瓜做麵皮,麻竹筍的內餡
做粿的模具也是村人自己刻的
~圖案就是這裡最常見的動物青蛙和豆娘
小朋友自己動手做完後,社區媽媽會把這些粿送進蒸籠
等晚上生態體驗結束後,就可以當宵夜了。
生態環境維護良好的桃米社區
除了青蛙還可以觀察到很多其他的生物
像獨角仙,溪蟹,蝴蝶…等
在房間的陽台發現了居然皇蛾~世界上最大品種的蛾類
小朋友興奮極了!
晚上7:30生態之旅開始了
解說員也是來自社區~先從民宿裡看得到的青蛙開始
接著到村裡的中路坑溼地溯溪觀察
所以,所有的人都要換上雨鞋,帶著手電筒出發…
解說員真的很厲害
總是在一片黑暗中找到各種青蛙
小男生們更是一看到青蛙就要動手抓
能自己發現青蛙更是興奮
有了青蛙,吃青蛙的蛇也就回來了
還好解說員都會不斷提醒大家避免靠近草叢
發現蛇的時候也會用長夾子把蛇固定好
讓大家好好觀察
以青蛙導覽為主軸的民宿
園區中有很多各種形式和材質的青蛙
更增添了小朋友在這裡探索的樂趣
不管飯店或是民宿,通常早餐都不是重點
但這這裡的早餐都是在地樹頭鮮的食材
真的教人很驚豔
譬如說我一直不喜歡吃新鮮香菇
這例卻非常鮮甜~一問之下原來香菇是今天早上才摘採的
民宿廚房裡有各種咖啡壺、打奶泡壺、濾布...
這太深得我心了
來煮早餐的社區媽媽打了奶泡,倒在我的咖啡上
還拿出當地的蜂蜜~加在奶泡上
竟非常的合~奶泡清香微甜,但不會讓咖啡變甜...
也太厲害了!
而起這位社區媽媽不但很會煮飯
還隨口就可以說出紫斑蝶有幾種
皇蛾愛吃甚麼…
太驚人了!
對大部分的人,是因為「紙教堂」來到桃米村的
桃米社區從一個逐漸沒落鄉村聚落,到921地震後的重建
除了以生態為主軸,另外就是和地震的關聯了
村口附近的桃源國小,是慈濟捐建的小學
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,是個沒有圍牆的開方式小學
中午全校學生聚在一起圍著圓桌用餐~很有家人的感覺
看到我們這些不速之客,也會很有禮貌的說「客人好」
我們真的覺得這裡是個世外桃源
這次回來,因為剛放暑假,校園裡空無一人
桃源國小也有了圍牆
不知道是不是和隔著桃米坑溪邊的「紙教堂」遊客太多有關
來自神戶震區的紙教堂,
經過2年半的準備,凝聚共識
2008年在桃米社區重建
吸引了很多遊客,對地方的經濟也有相當的貢獻
老實說,在人馬雜沓時來參觀
很難有特別的感覺
但如果能在人潮比較少的時候來參訪
有機會好好的聽導覽 慢慢悠閒的參觀
會對這整個園區和這棟建築有相當的感動
也願意再回來重新探訪這個地方
我們常覺得社區總體營造
常常只是個政策或口號
但是,要能落實,或可長可久的發展下去
是要有一群人,除了要傻傻的投入外
也要找到可以整合社區資源和共識的方式
桃米社區,應該就是這樣的社區吧!